河湖生態保護的“守護者”:智能水質監測儀
財政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組織申報 2025
年中央財政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項目的通知》,明確提出要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這一政策導向也促使各地積極探索更加高效、精準的水質監測手段。智能水質監測儀作為實現美麗河湖建設目標的科技力量之一,為滿足日益增長的生態保護需求帶來希望之光。
一、智能監測的破局
過去河湖水質監測主要依賴人工采樣和實驗室分析,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且監測頻率低、覆蓋范圍有限,這種傳統的監測方式一般無法及時準確地反映水質的動態變化。一旦河湖某個區域發生水污染事件,巡檢人員可能難以及時發現和有效應對,那么隨著水污染的范圍不斷擴大會給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WITBEE?萬賓科技?智能水質監測儀EN400-WQ基于先進的物聯網、5G/4G網絡、傳感器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了河湖水域全覆蓋式的水質實時、在線監測。它能夠 24 小時不間斷地對河湖中的酸堿度、溶解氧、化學需氧量、氨氮等關鍵指標進行監測,并通過5G/4G這種傳輸技術將數據實時上傳至管理系統之中。無論哪一個區域內的水質出現異常都會立即發出預警,為水環境管理部門部門采取措施保護水資源的干凈、清潔爭取寶貴時間。
二、全方位守護河湖生態
智能水質監測儀擺脫了傳統監測方式的時間和空間束縛。它能夠按照設定的時間間隔對河湖水質進行持續監測。同時通過搭載多種類型的傳感器全方位覆蓋水質的各項關鍵指標,實現對河湖區域內水體的綜合評估。無論是在偏遠的山區河流還是城市中的內河湖泊,部署了智能水質監測儀后便可聯網實時掌握水質動態,這對于水環境管理部門來講幾乎做到無死角的監測,為城市生命線的保護又增添了更加充足的保障。
而且當水質出現異常時,智能水質監測儀內置的智能算法、智能預警機制就發揮了關鍵作用。工作人員可在第一時間遠程查看監測記錄并調度附近巡查人員進行現場復核。同時結合地理信息系統(GIS)快速鎖定污染源頭,無論是工業排污、生活污水排放還是農業面源污染都能精準定位,為后續的污染治理和責任追究提供有力支持。
智能水質監測儀改變著傳統的水質監測模式,讓河湖更加清澈、生態更加美好城市觸手可及的現實。
相關閱讀: